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_Cover_765x510.jpg

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一書是由作者哈福・艾克所撰寫,現為「巔峰潛能訓練公司」董事長。他的潛能開發公司紅遍全美,以獨特的平民氣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普羅大眾。這堂課大大改變了他們的人生,使他們累積財富,得到快樂與成功。

 

「有錢人」與「普通人」的差異到底在哪裡?

為什麼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,而普通人卻怎樣都賺不到錢。是因為能力?學歷?家庭背景?還是有其他原因呢?

看完了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這本書後讓我明白,有錢人和普通人的最大差異其實在於「思考方式」。那如果我們模仿有錢人的思考方式,那我們是不是就能像有錢人一樣呢?

思考方式屬於內在能力,如果沒有良好的內在能力去創造並守住大筆財富,就會像是樂透獎得主,在一夕之間獲得了大筆財富,最後在幾年之後又回到了中獎之前的經濟狀況,有時甚至更糟。

因為他們內在能力沒有辦法掌控那麼大筆財產。但如果像是地產大亨唐納·川普就不一樣,在經歷過多次破產之後,依舊能夠東山在起。因為即使他們失去了家財萬貫,但是他們不會失去那個讓他們獲得成就最重要的因素,也就是他們那顆「有錢人的腦袋」。

 

 

金錢藍圖

你的金錢藍圖,包含了你對金錢的想法,感覺和行動。

想法產生感覺,
感覺產生行動,
行動產生結果。

至於金錢藍圖是如何形成的呢?它主要是由你所接收到的資訊或是「程式設定」所形成。

影響我們最深的金錢藍圖的初始「程式設定」是父母、兄弟姐妹、親朋好友、權威人士、媒體以及文化背景。我們出生時不帶有自己的金錢觀,從小我們接收到對於錢的想法和行為是被教育出來的。這些想法和行為根深蒂固在我們的心中,並且變成了一種制約。

就像是小時候看到父母在菜市場買菜時,會跟店員討價還價。又或是看到父母買名貴的商品時,考慮都不考慮就直接把卡刷下去。都會間接的影響著我們的金錢觀。

然而,這個初始「程式設定」可以透過後天的方式重新設定,也就是改變對金錢藍圖的思考方式。

有錢人具備某些思考方式,而窮人則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,這些思考方式決定了他們的行動,也因此決定了他們的結果。

我們要如何重新朔造金錢藍圖,成為一個有錢人的腦袋,主要有四個關鍵步驟「察覺」、「理解」、「劃清界線」、「提出宣言」。

  • 察覺:知道某件事存在,才能改變它。
  • 理解:理解你的「思考方式」是從何而來,一切都是從你的內在而生。
  • 劃清界線:了解到這種思考方式不等於你自己,你可以脫離它。
  • 提出宣言:正式表述你想採取某個行動或是某個立場的意願。

question-mark-gb289164d8_1920.jpg

 

財富檔案

有的時候我們所做出的財務決定,是以當時我們內心對於這金錢藍圖的認知資訊,選擇了一個我們看似合乎邏輯、明智且適合的做法,但這可能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決定。有時候我們認為很合理的決定,卻可能產生悲慘的結果。

那是因為在我們內心對於金錢藍圖的認知資訊中,缺少了能夠幫助我們得到金錢成就的資訊,所以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認知資訊去做決定。如果我們的金錢藍圖有很多可以獲得金錢成就的資訊,那我們就會很自然而然的去做成功的決定。

pexels-kindel-media-7054757.jpg

 

有錢人相信:「我創造我的人生。」

窮人相信:「人生發生在我身上。」

意念法則會因為我們的想法而變成事實,如果我們想著「我好可憐」,那你就會真的變得很「可憐」。通常扮演受害者有三個明顯特徵,責怪、找理由、抱怨。

你在抱怨的時候,其實是在吸引更多「爛事」進入你的生活中

有個吸引力法則是說,當我們關注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。如果我們每天想的和說的都是不好的事物,這些不好的事物就會在我們生活中出現。

所以我們應該想的是美好的事物,說的是那些好話,讓這些美好的事物吸引到我們的生活中。

fantasy-g66acf2b0a_1920.jpg

 

有錢人專注於機會。

窮人專注於障礙。

我們習慣看待世界的角度,決定了我們是有錢人或是窮人。

有錢人看見的是機會、成長潛力、投資報酬率,會做好研究並做出風險管理,再根據資訊和事實做出決定是否投入,他們會看到很多超棒的賺錢機會。

窮人則看見障礙、賠錢的潛力、承擔的風險有多高,對於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,看見阻礙後通常都不願意冒險,因為他們看到眼前有好多超大的阻礙要處理。

我們所要做的是,預備,開火,瞄準。意思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準備妥當,然後行動,然後再做修正,沿路調整作法。

就像是Nike的品牌精神理念:「Just Do It」,做就對了。

 

pexels-pixabay-163443.jpg 

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。

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。

先前提到,想法產生感覺,感覺產生行動,行動產生結果。光是只有想法而沒有行動,是不會產生結果的。感覺是內在世界,結果是外在世界,行動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「橋樑」。導致我們裹足不前遲遲不敢行動的因素是恐懼、懷疑和憂慮,而讓我們停留在舒服區。

因為我們習慣於生活在舒服區,就因為太舒服了,所以它不會讓你有所成長。唯一能讓你成長的時機,就是擴大舒服區,即使不舒服也不要退回去。反而要提醒自己「我一定是在成長」然後繼續往前邁進。

pexels-jéshoots-7430.jpg

 

後記
看完了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這本書,我覺得想要成功一定先對自己的舊有思考方式進行重塑。
面對任何問題要保持正向思維、並專注於機會、以及遇到恐懼時不要畏懼並採取行動。
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恆,成功一定會離我們不遠。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febook365 的頭像
    lifebook365

    生活是閱讀閱有趣

    lifebook3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